|
顯示圖片
顯示下五張圖片
顯示全部圖片
|
|
01.
剛踏上湖口,我們就開始尋找水煎包來填飽我們的胃。
這家水煎包非常不起眼,他沒有大大的招牌,但非常好找,位於在火車站直走7-11的對面,有著從沒間斷過的排隊人潮就是了。
老闆特別精選中筋麵粉,做出來的麵皮特別有嚼勁,他每天午夜去新竹批發高麗菜和豬胛心肉、後腿肉,凌晨三點開始備料。開店之後,小小的攤子同時要五、六個人才忙得過來,就連食尚玩家也來報導過喲!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02.
湖口老街
老湖口以三元宮為中心,包含「街頭」、「橫街」與「新街」3 三條街,其中「街頭」最早建立。
在 1920 年,新街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湖口老街。
湖口老街的房舍全部以紅磚為建材,牌樓立面屬於羅馬巴洛克建築,兩側為長條形店舖住宅,老街中拱形的門廊戶戶相對,街屋整齊一致都設有騎樓。湖口老街的建築是台灣現從老街中保存最完整的。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03.
三元宮
湖口三元宮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廟宇,也是老湖口地區的信仰中心,廟旁即是著名的湖口老街,也是新竹的觀光勝地之一,廟內奉祀三官大帝、媽祖、觀音娘、伯公及註生娘娘等神,於九十年指定為縣定古蹟,至今已有80年的歷史。
湖口老街的郵局就隱藏在三元宮裡面,初來乍到的我們還被下到了呢,急著進去看看是不是真的。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04.
湖口老街中必進去逛逛的木石花園
熱心的鄭伯伯坐在外面椅子上對麥克風著請遊客進入參觀自己的家,讓所有人參觀他數十年來蒐集的無數珍藏品,而且完全不收費。
熱心的鄭伯伯跟我們介紹木石花園、湖口老街喔!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05.
裡面高達數千個件收藏,最讓他引以為傲的是天眼之燈,不管你走到哪裡他都在看你優,有機會到湖口老街一定要進去看一下。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顯示下五張圖片
顯示全部圖片
|
|
06.
木石花園的後花園也是必到的地方,雖然稱不上世外桃源,但也是非常的漂亮。有一個女遊客還一直要求我幫他多拍幾張,一連就拍了十幾張呢!
參觀完後,我們跟這位鄭伯伯聊了許多,發現他真的很熱心,曾自掏腰包建了公廁,提供給遊客使用,而現在所看到的木石花園也是他無師自通打造的,給遊客免費進入欣賞參觀。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07.
復興戲院
原是湖口老街上歇業數十年的「復興戲院」,後來盧廷城、張玉珍夫婦租下並改裝成一間客家餐館──湖口風情。
夫婦將老戲院的原貌保留下來像是當年的售票亭、放映室以及中庭的芒果樹,以重新喚起塵封的老街記憶。
|
|
|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09.
天主堂
這座天主堂是由一位義籍的司修士所設計。 而這座建築物為閒置空間再利用,作為社區利用永續就業工程辦公室。並且還設立—大窩口文物館供民眾參觀了解,現場更有專業的導覽人員負責解說。
我們去的那天還有人在天主堂裡面辦婚宴耶。
PS.旅遊服務中心位於天主堂旁,原來是神父的宿舍,再加上外圍開放空間,成為湖口深度旅遊及環境教育的據點。透過活潑的動態展示,再現湖口的歷史,可以提供旅者及在地學習需求。二樓則有大窩口促進會的辦公室。
有很多湖口印章,喜歡在筆記本留下足跡的可以來這邊喔!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10.
天主堂以前是舊湖口的火車站,但已改到現今的湖口火車站,因此還在天主堂外設置假的火車月台。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顯示下五張圖片
顯示全部圖片
|
|
11.
大湖口車站公園
劉銘傳在此地舖設鐵軌並建立大湖口車站,利用鐵路來運輸茶葉、樟腦與米糧,最後再船運至南洋一帶,後來大批的遠洋殖民者接踵而來,於老湖口地區興建充滿歐式風格的拱廊、建築與街道可隨著殖民者的離開,似乎也帶走了滿街的風華,讓此地重新回歸純樸與寧靜。
公園面積並不寬廣,且園內除了一棵大榕樹之外,景觀上沒什麼特別之處。可閱讀完銘刻於石頭背面的「大湖口車站公園記」,卻感受到一種繁華過後的滄桑感覺。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12.
糞箕窩休閒園區
就是箕山親水露營區位於湖口老街後面的糞箕窩,不但有漫山遍野的茶園,也有百年老榕樹、古道農莊等。園內園區內除了有機蔬果區,將農舍改建為原味餐廳,提供給遊客遊憩休閒美食的新天地。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13.
羅家豫章堂
羅氏宗祠又稱「豫章堂」,是典型的客家式建築,經過了90多年的歲月洗禮,如今已成為一幢雅緻的古宅。 羅姓在關西是大姓,也出過幾位鎮長和一位陸軍中將,但以北斗里現址的羅家祠堂最具代表。
假日到那邊的我們,才發現不知道為什麼沒開放。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14.
八角樓
「大窩口八角樓」是一棟日式紅磚洋樓,經多次整修後,正積極規劃各類導覽活動與專題講座,希望成為聯絡老街和周邊步道的新景點。
假日到那邊的我們,才發現不知道為什麼沒開放,似乎要先預約。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15.
秀才步道
全長約115公尺。 秀才步道的命名為對面有一秀才塔,「秀才塔」為羅氏子孫為緬懷祖先而建造。
步道整體都以木製材料建構而成,旁有一整排相思樹,夏日時樹蔭蔽日是個涼爽的步道,此為在地居民休閒健行的步道之一。步道尾端位於牛車驛站旁,鄰近好漢坡。 (此為秀才步道入口)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顯示下五張圖片
顯示全部圖片
|
|
16.
於秀才步道中行走中,有樹蔭遮住,頗為涼爽。全程己乎都是木製地板製成,邊走可以邊休息,短短的115公尺就有3、4處休息的地方,坡度也不陡,適合老人出來休閒運動呦!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17.
牛車驛站
「竹13-1」縣道旁的「牛車驛站」,是以前茶販前往湖口的中途站,也是牛隻休息站,目前仍是到湖口必經之地,也是一個簡易的市集,供應一些農產品或農產加工品、飲料小點等。
驛站旁的樹林為過去裝甲部隊進行操練的場所,為展現湖口的軍事地位,民國97年湖口鄉公所和水土保持局向軍方接洽,獲得一批除役的裝甲車、砲台。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18.
牛車驛站旁就是漢卿步道,步道位於湖口後山湖新路上,石板鋪成的階梯,階梯高度不高但坡度上升幅度略為陡峭。後面有一段泥土路,雨天需特別注意。
漢卿步道
全長337公尺。
步道位於湖口後山湖新路上,石板鋪成的階梯,階梯高度不高但坡度上升幅度略為陡峭。後面有一段泥土路,出口就會看到牛車驛站。
命名由來:
紀念漢卿先生本身才華洋溢,除了吟詩作賦之外更是個書畫藝術家,為湖口四大才子之一。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19.
還有一個也是必推薦的仙草奶凍,雖然是在湖口老街,但他的仙草真的是入口即化,不像一般外面飲料店的都是化學製成的。重點是「俗個大碗」,兩杯才50元,真材實料!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20.
腳踏車芋頭冰─嶢品
榮獲交通部光觀局、經濟部商業,代表新竹縣參加101年「台灣小吃百大名店」,以湖口在地芋頭研發芋泥傳統吃法,冬天熱芋泥、夏天芋泥冰,傳承老街美味。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顯示下五張圖片
顯示全部圖片
|
|
21.
客家湯圓
說到吃的這家在湖口老街內的客家湯圓感覺就比較沒有什麼特色,價格也是偏貴,如果真的想吃道地的客家美食,不妨可以去湖口歲月。
湖口歲月是一張常被報章雜誌報導的名店,店家以「客家情,懷舊風」為主旨, 菜單是竹簡的造型,還有古早味的床架當餐桌,具有濃濃的復古味。
這家店的婆婆很可愛,每每看到吃飽個客人就熱情的請他們吃糖果呦。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22.
與老街同成長的湖口國小
位於湖口老街旁的湖口國小,創建於民國前5年。 學校裡的溜滑梯,也是百年的古蹟。這座溜滑梯是日治時期神社的一部分,神社的石造階梯經過改造,成為溜滑梯,也成為穿越百年校史的珍貴遺跡。
而湖口國小的百年大鐘,也形成著名的觀光景點喔!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23.
天惠自然養殖事業有限公司
位於湖口國小正對面,聽當地人說,小朋友的校外教學有時還會到那舉辦呢!可以體驗一下農村生活喔!
|
|
|
|
|
|
顯示圖片
|
|
24.
北港雞排
這家店在湖口開了二十幾年,之所以叫北港鹽酥雞是因為開店的老闆娘是雲林北港人。
夫婦倆對美食很有熱情 研發出大家都讚不絕口的獨門醬汁肉質厚實不乾柴,有濃烈的炭烤香,整體吃來偏甜,所以也不死鹹,肉還是加入多種中藥材的醃料醃過的。
就連食尚玩家報導過呦! |
|
|
|
|